档案室
   
 
 
 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工作职责 
 
 
 
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正文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2013-05-10 16:04  

DA/T 31—200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纸质档案数字化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各种设备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处理及数字化成果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川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足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235·1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编码 第一部分:要求和指南
   GB/T l7205·2还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编码 第二部分:一致性测试
   GB/T l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利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数字化digitization
  用计算机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
  3·2纸质档案数字化digitization of paper-based records
  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 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3·3数字图像digital image
  表示实物图像的整数阵列。一个二维或更高维的采样并量化的函数,由相同维数的连续图像产生。在矩阵(或其他)网络上采样——连续函数,并在采样点上将值最小化后的阵列。
  3·4黑白二值图像binary image
  只有黑白两级灰度的数字图像。它对应于黑白两种状态的文字稿、线条图等。
  3·5连续色调静态图像continuous-tone still image
  以多于两级灰度的不同浓淡层次或以不同颜色通道组合成的静态数字图像。在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通常表现为灰度扫描利彩色扫描两种模式。
  3·6分辨率resolution
  单位长度内图像包含的点数或像素数,一般用每英寸点数(dpi)表示。
  3·7失真度distortion measure
  对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后,数字图像与档案原件在色彩、几何钾方面的偏离程度。
  3·8可懂度intelligibility
  数字图像向人或机器提供信息的能力。
  3·9图像压缩image compression
  消除图像冗余或对图像近似的任一种过程,其目的是对图像以更紧凑的形式表示。纸质 档案数字化过程中,较常见的有TIFF(G4)JPEG等压缩格式。
  4纸质档案数字化基本要求
  4·1基本原则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原则是使档案信息资源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以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4·2数字化对象的确定原则
  应当对所要进行数字化的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利用方法进行确认,只有符合一定要求的纸质档案文献才能进行数字化。
  4·2·2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
  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必须符合国家档案开放规定以及有关规定。
  4·2·2价值性原则
  属于归档范围且应永久或长期保存的、社会利用价值高的档案可列入数字化加工的范围。
  4·3基本环节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档案整理、目录建库、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 像存储、数据质检、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成果管理等。
  4·4过程管理
  4·4·1应加强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全保密管理机制,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 的安全。
  4·4·2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在数字化工作完成的同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记录。
  5档案整理
  在扫描之前,根据档案管理情况,按下述步骤对档案进行适当整理,并视需要作出标识,确保档案数字化质量。
  5·1目录数据准备
  按照《档案著录规则》(DA/T18)等的要求,规范档案中的目录内容。包括确定档案目录的著录项、字段长度和内容要求。如有错误或不规范的案卷题名、文件名、贾任者、起止页号和页数等,应进行修改。
  5·2拆除装订
  在不去除装订物情况下,影响扫描工作进行的档案,应拆除装订物。拆除装订物时应注意保护档案不受损害。
  5·3区分扫描件和非扫描件
  按要求把同一案卷中的扫描件和非扫描件区分开。普发性文件区分的原则是:无关的重份的文件要剔除,有正件的文件可以不扫描原稿。
  5·4页面修整
  破损严重、无法直接进行扫描的档案,应先进行技术修复,折皱不平影响扫描质量的原件应先进行相应处理(压平或烫平等)后再进行扫描。
  5·5档案整理登记
  制作并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过程交接登记表单,详细记录档案整理后每份文件的起始页号和页数。
  5·6装订
  扫描工作完成后,拆除过装订物的档案应按档案保管的要求重新装订。恢复装订时,应注意保持档案的排列顺序不变,做到安全、准确、无遗漏。
  6档案扫描
  6·1扫描方式
  6·1·1根据档案幅面的大小(A4A3AO)选择相应规格的扫描仪或专业担描仪 (如工程图纸可采用0号图纸扫描仪)进行扫描。大幅面档案可采用大幅面数码平台,或者缩微拍摄后的胶片数字化转换设备等进行扫描,也可以采用小幅面扫描后的图像拼接方式处理。
  6·1·2纸张状况较差,以及过薄、过软或超厚的档案,应采用平板扫描方式;纸张状况好的档案可采用高速扫描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6·2扫描色彩模式
  6·2·1扫描色彩模式一般有黑白二值、灰度、彩色等。通常采用黑白二值。
  6·2·2页面为黑白两色,并且字迹清晰、不带插图的档案,可采用黑白二值模式进行扫描。
  6·2·3页面为黑白两色,但字迹清晰度差或带有插图的档案,以及页面为多色文字的档案,可以采用灰度模式扫描。

 6·2·4页面中有红头、印章或插有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彩色插图的档案,可视需要采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
  6·3扫描分辨率
  6·3·1扫描分辨率参数大小的选择,原则上以扫描后的图像清晰、完整、不影响图像的利用效果为准。
  6·3·2采用黑白二值、灰度、彩色几种模式对档案进行扫描时,其分辨率一般均建议选择≥100dpi。特殊情况下,如文字偏小、密集、清晰度较差等,可适当提高分辨率。
  6·3·3需要进行OCR汉字识别的档案,扫描分辨率建议选择≥200dpi
  6·4扫描登记
  认真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转换过程交接登记表单,登记扫描的页数,核对每份文件的实际扫描页数与档案整理时填写的文件页数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注明具体原因和处理方法。
  7 图像处理
  7·1 图像数据质量检验
  7·1·1对图像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图像质量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图像的处理。
  7·1·2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扫描的图像文件不完整或无法清晰识别时,应重新扫描。
  7·1·3发现文件漏扫时,应及时补扫并正确插入图像。
  7·1·4发现扫描图像的排列顺序与档案原件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7·1·5认真填写相关表单,记录质检结果和处理意见

 

 

附件【8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oc已下载
关闭窗口
 
 

大庆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地 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西路  邮 编:163712  Email:webmaster@dqsy.net